- A+
廣告
在上海外灘,每逢整點,你總能聽到一段悠揚渾厚的鐘聲,這是百年上海亘古的旋律,也是外灘獨有的浪漫。外灘的鐘聲來源於3.0版的海關大樓,這座希臘古典式和近代建築相結合的折衷主義風格海關大鐘樓,歷經了1891年和1925年兩次重建,才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1.0版的上海海關大樓建於1845年,被稱為“江海北關”,是一幢典型的中國官衙式建築。建築平面呈凹字形,三進樓房,正檐翹角,歇山頂,屋面上還有一座小閣,轅門採用的也是傳統的中國牌樓頂。據說門楣還是當時的兩江總督怡良題的“江海北關”四字。
▲初建於1845年的海關大樓,時稱“江海北關”
1891年,上海海關由英國人赫德掌權,遂請了英國工程師設計重建,施工由浦東人楊斯盛的營造廠主持。新江海北關大樓於1893年落成,正好趕上了上海開埠50周年大慶。原本的中式大屋也變成了紅瓦磚牆的都鐸式建築,正中便為鐘樓的雛形,透着濃濃的英倫風情,這就是2.0版的海關大樓。
▲1891年重建的海關大樓變成了紅瓦磚牆的都鐸式建築
江海北關的建築樣式由傳統的中國衙署建築向西洋建築的變化,從某種角度來說,也表明了上海正在融入世界的發展。
當時光流轉到摩登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許多在外灘的外資企業都翻新或重建了他們的公司建築,在江海北關的周圍出現了許多體態龐大、造型美觀的新大樓,特別是相鄰的滙豐銀行,也變成了雄偉壯觀的大樓,原來總高只有35米的江海北關建築在眾多華麗建築中,顯得蒼老陳舊,帶有幾分“可憐”相。
於是上海海關大樓重建被提上議程,在遴選設計方案時,公和洋行的建築師,同時也是滙豐銀行的設計者威爾遜提出:當下的江海關大樓難以與毗鄰的滙豐銀行大樓匹敵,不如在設計上盡可能使它與滙豐做到統一,使兩幢樓成為統一的整體。威爾遜的這個提議獲得了讚許,因此海關選定了他來承擔新大樓的設計。
▲1925年海關大樓重建的正立面設計圖
新大樓1925年12月15日奠基,經過30個月的建造,於1927年 12月19日正式落成。新的海關大樓高11層,層次和總高均超過滙豐一倍,造價高達425萬兩白銀,是一座真正的地標性建築。主入口的柱廊是純粹的多立克風格,靈感來自希臘雅典的帕特農神廟,面向外灘的東立面則全部採用了花崗岩裝飾。
大樓的頂部設計有四層高的鐘樓,金山石砌成的外牆裝有從英國 Joyce & Co 公司定製的四面巨鍾,當時吊裝大鐘至72米多高的鐘樓時,外灘行人都停步觀望,視為奇觀。這便是3.0版也是現今的海關大樓了。
新海關大樓重建的時候正處於世界建築快速發展的時期,鋼筋水泥等先進的建築材料和升降機等新技術相繼出現,使建築逐漸向高度發展,建築師們也就更追求現代派的線條美,以替代復古主義的繁瑣哲學。
所以,新海關大樓算是轉型過渡之作,威爾遜採用有節制的古典主義風格來打造新海關大樓,大樓的東立面捨棄古典的繁複刻紋,直接用花崗岩來裝飾,看上去簡潔而又不失氣派。
▲海關大樓日景
在此次外灘夜景改造中,設計師就希望能通過燈光來凸顯大樓立面材質的獨特肌理,但由於海關大樓除了是上海海關的辦公樓之外,裏面還居住着部分居民,這就導致樓體外立面安裝了大量類似空調機等裝置,而這些裝置嚴重破壞了建築本身的結構與美感。
因此,設計師為了盡量遮掩這些瑕疵,通過與業主溝通拆除大樓東立面的附加裝置,同時對於安裝大量空調外機部分的側立面不加燈打亮,刻意暗下來,以此盡量保證視線範圍內建築物原有的肌理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
▲2015年海關大樓夜景
而為了保留了海關大樓原本的“金黃”風貌,它的外立面基本上都是採用 2200K 低色溫的燈光洗牆,但是因為考慮到一樓立面與人行道的連續性,需要與道路的燈光進行配合,否則太低的色溫會讓行人感覺不舒服,所以一樓立面照明統一採用 3000K 的洗牆燈打亮。
在這基礎上設計師還對外灘建築群的燈光進行了聯動控制,當音樂響起,整個外灘的燈光便跟隨着節奏翩翩起舞,夜色中的海關大樓籠罩在明滅的燈光里,增添了一份靈動性!
大鐘的建造起源於海關白銀(課稅)的計算需要,因為在當時是以天數計算船舶噸稅的,超過夜裡12點則需另加一天。而由於來自於世界各地的船舶自帶的鐘錶時間誤差頗大,一度引發諸多商務糾紛,因此為確立統一的計算時間,稅務司向英國公司訂製了這座大鐘,此後來往船舶均以海關鐘樓上的時間為準。
此外鐘樓還有導航作用,因為海關一般建於碼頭港口附近,而海關大樓就相當於燈塔,來往船舶需要通過這種易辨識的高層建築,以便船舶進入港口。
▲鐘樓正面照明示意圖
雖然,今天的鐘樓不再承擔著以往的功能,但大樓依然是上海海關的辦公之地,鐘樓更成為了上海的象徵。相傳在建鐘樓時,其頂部旗杆的地理坐標(北緯 31° 14’,東經121° 29’)乃是上海曾經的原點坐標位置,所以這座高度僅次於英國倫敦鐘樓和俄羅斯莫斯科鐘樓的亞洲第一高、世界第三高的鐘樓,既是時間的代表,亦是城市的代表。
設計師對於鐘面的照明也是非常重視。原本出於對鐘樓的保護,業主並不想將鐘盤裏面的燈換掉,但經過設計師的多番努力才終於被說服。
▲鐘盤內部裝燈的示意圖
▲設計師拿着儀器解釋,如何設計鐘盤的裝燈方式
設計師在鐘盤的照明上採用了4000K 的內透光,而鐘樓外立面的其餘部分則採用1800K 的低色溫光源,通過不同色溫的對比使得鐘樓的鐘盤在整個外灘建築群當中脫穎而出。
而為了避免內腔光感應裝置在鐘盤上產生影子,設計師將燈裝在與光感應裝置平行的位置進行泛光照明。鐘面則是採用了兩排洗牆燈的方式,靠外的一排採用8度的投光燈,靠內的一排采用15度的投光燈將鐘面均勻洗亮。
▲鐘樓燈具安裝節點示意圖
鐘樓的陽台還帶有四個門,但平時門是不打開的,故為了打亮門口上方的檐口,設計師在門口安裝了一排10×40度的地燈往上洗牆,但是如果按照正常豎直往上洗牆打光則會導致在門口上方的檐口不能被連續的打亮,形成斑駁的影子。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特地將燈具的角度往外偏一點點,根據燈具的配光曲線,將光線大部分集中在檐口上,這樣既保證了檐口能夠被均勻照亮,牆壁上也不會完全沒有光線。
海關大樓總高約260英尺,也曾一度是外灘的最高建築,而今日的外灘不乏“後起之秀”,它們比起海關大樓來更顯高聳氣派,內部的裝潢也更先進華貴,但是在許多上海人民的心中,海關大樓依然是外灘甚至是整個上海的無可爭議的靈魂!
項目名稱:外灘13號海關大樓建築照明設計
項目地址:上海中山東一路13號
完工時間:2018年11月
照明設計:Fisher Marantz Stone 照明設計所
設計執行:十聿照明設計
-歡迎留言討論-
作者|課堂君
內容來源|雲知光照明微課堂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下公眾號和微信號
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